歐巴桑想要介紹一個很特別的角色:舞台監督 Stage Manager。這個人是控制整場演出的狠角色,沒有舞監首肯,幕不會拉起、演出者不會上台,演出怎樣都不會開始滴!雖然依據團隊、場館不同,舞監的工作內容會有差異,但開演後,舞監最大,控制著整場演出的進行,這是無庸置疑的。劇場演出(戲劇、舞蹈),因為有許多燈光、佈景、人員進出場等等變換,全都是靠舞監透過對講機,告訴燈光什麼時候燈該亮,告訴負責換場的工作人員什麼時候要把道具推出去,也要清點該上場的演員舞者是不是都已經standby在入口。壓力大啊!一晃神整個演出就會垮耶!

為了要讓演出進行的順利,舞監在排練時就要跟著看,作筆記,例如:A女手伸到最高時,燈光要變紅;B男轉身後,燈光全收、換場... 之類的,上舞台工作後,也要將幾個重要的位置貼「馬克 mark」,以免演出者站錯位置,燈光打下去卻沒有人就窘了。

(歐巴桑對於舞監的知識,源自於很久很久以前的一次舞監訓練課程,非常的粗淺,有興趣了解更多的人,可以看一下這本書:舞台管理:從開排到終演的舞台管理寶典。)

比起劇場演出,一般音樂會演出的舞監輕鬆許多。音樂會嘛,門打開,把音樂家趕上去演,演完敬禮,開門下台,耶結束去吃宵夜吧!

是啦。獨奏會可能是這麼輕鬆,從頭到尾都是同樣編制的室內樂音樂會大約也是這樣,但總不是日日是好日啊。為了提供觀眾更豐富的聽覺饗宴,開始出現每首曲子上台人數都不一樣的音樂會設計,現代音樂更是有三個人演出卻需要十把譜架這種利用累死人的設計。

Marco Stroppa:《歐西亞:給寄生蟲的詩句》就是這首!明明只有三個人演出,卻需要七張椅子十把譜架!
新點子樂展:人聲風景~跨界篇,Marco Stroppa:《歐西亞:給寄生蟲的詩句》
2014/10/17 國家演奏廳彩排。攝影 / 陳藝堂
(啥?你說你認真算只有七把譜架?歐巴桑跟你說,有兩把在鋼琴和牆壁中間,你看不到;一把打平充當平台,放在鋼琴家的左手處,很難看到... 總之,總共十把無誤...)

當然不可能讓這些譜架椅子一直在舞台上,其他曲子怎麼辦哩?所以,若音樂會的編制每首都不同,每一首演出的位置都不同時,曲子一結束,就需要把椅子譜架移到下一首的位置。但是,舞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怎麼知道要移到哪裡呢?

有種東西叫馬克,mark,就是用各種顏色的電工膠帶在地板上貼記號,這樣換場時就可以迅速把椅子譜架甚至鋼琴移到定位。但,音樂演出跟劇場演出還有一點最大的不同是,劇場演出從裝台到演出,至少有兩天,通常有三四天甚至一週的工作時間,因此每個人員、布景道具的位置,舞監可以從容的定位。可是音樂會通常要到演出當天才會在舞台上彩排,為了搶時間,偶爾得兼任舞監的歐巴桑就學會先把馬克準備好,黏在手上,等演出者一確認位置,馬上貼貼貼!(※事實上劇場演出的定位比音樂會複雜許多,還要配合燈光,所以舞監需要更長的工作時間,也是不輕鬆。)

馬克手  
傳說中的馬克手!

但是啊,每首曲子都用同一顏色定位的話,跟沒定一樣不是?所以換場比較複雜的節目,舞台上就會出現很繽紛的馬克,而且還得為每一首曲子畫簡單的舞台圖,以免上了台到處找馬克很尷尬...

繽紛的地板上:色彩繽紛的地板
中、下:舞台圖(蛤太小看不清?)

黑色的翅膀舞台圖  
  大致是這樣的東西。啊畢竟不是專業舞監,比例不對,字也很醜,但...換場順利最重要!

舞台圖可以幫助一起換場的工作人員更迅速的找到這首曲子的馬克,還可以確認是否少放了還是多放了譜架椅子。你看看,這首曲子就需要16個馬克,不出動馬克手,哪來的及貼哩...

舞監不是只要定位、換場就好,就像前面說的,依據團隊、場館不同,舞監的工作內容會有差異,有機會歐巴桑再來訪問幾位真正的音樂會舞監,讓大家更認識這個非常特別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udio Leg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