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有沒有覺得,音樂會中咳嗽的人特別多?尤其是樂章跟樂章間,音樂一停止,咳嗽聲馬上此起彼落,好像忍了一個樂章終於可以解放所以把握機會大咳特咳。

聽音樂會真的會比較想咳嗽嗎?有人用很科學的方法去研究這事兒(放心,不是英國研究),然後發現,音樂會觀眾平均每分鐘咳嗽0.025次,依照這個頻率,表示一天要咳嗽36次,超過一般平均值許多!ㄟ,除了嗆到或是感冒,正常人真的一天不會咳嗽這麼多次吧?

而且啊,研究同時發現,人們傾向在「安靜、緩慢」的段落咳嗽(真是討白眼),遇到不熟悉的樂段或是比較複雜的音樂,也會特別愛咳嗽。更神祕的是,咳嗽好像會傳染。一個人咳了,就會帶出一串,也太恐怖。

到底是為什麼呢?有人說因為音樂會觀眾組成平均年紀比較大(歐美啦,臺灣很棒的年輕人很多!)所以因為身體狀況而咳嗽的頻率比較高;也有人說當觀眾覺得無聊時就會咳嗽(這叫台上的演奏者情何以堪呢?);有人推測是因為音樂廳空調系統的關係;還有人說是觀眾怕音樂進行中會咳嗽,所以趁樂章間或樂曲間大咳猛咳,先咳夠本才不會等下忍不住... 眾說紛紜,但仍無定論。不過,科學家認為音樂會中的咳嗽應該是可以控制的,不是非咳不可的。鋼琴家布蘭德爾 Alfred Brendel 有一次受不了一直咳嗽的觀眾,停下演出跟觀眾說:「請咳小力一些。」然後當天就沒有咳嗽聲了。(不過,歐巴桑覺得被警告的觀眾應該壓力超大,恐怕也無法好好享受音樂吧... ^^")

雖然科學家說可以控制,但喉嚨癢起來,真的會很難受。歐巴桑有個奇怪的毛病,音樂會開始約 30分鐘後,就會開始想咳嗽... 幾次下來,歐巴桑養成開演前含一顆喉糖的習慣,大概就能撐過那段不知為何喉嚨會發癢的時間點。順帶一提,如果跟歐巴桑一樣需要仰賴喉糖來控制咳嗽的欲望,拜託拜託在音樂開始前就先把喉糖的包裝紙撕開。那個撕包裝袋、包裝紙的聲音,比咳嗽還擾人啊!

Ricola 海報↑ 請務必提前把他們糾結的喉嚨打開啊!

如果忘了準備喉糖,喉嚨又癢得受不了,先想辦法轉移注意力。看看舞台上的帥哥美女、讀一下手中的節目本,有時候可以成功壓制咳嗽的慾望。如果這招也沒效,已經到了不咳不行的時候,請跟歐巴桑這樣做:柔軟度夠的人,請彎下腰,把臉埋在大腿間,利用大腿當滅音器,小心地咳。柔軟度不夠、彎不下去的人,請用手掌摀著嘴,手掌緊貼嘴唇咳。

相反的,如果你想表達音樂很無聊的「意見」給演出者知道,則可以用兩隻手優雅的掩著口鼻,然後手掌間形成一個空間,正好當成共鳴箱,這樣你的咳嗽聲就可以擴大分享給全音樂廳、包含舞台上的人聽。(大誤)

最後,大概只有這首曲子,觀眾咳嗽會被視為演出一部分吧~(笑)


相關聯結:

音樂會咳嗽研究:WHY DO PEOPLE (NOT) COUGH IN CONCERTS? THE ECONOMICS OF CONCERT ETIQUETTE by Andreas Wagener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4'33" John Cage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udio Legato 的頭像
    Studio Legato

    Studio Legato x Legato樂聚

    Studio Leg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