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音樂會,由一個小提琴家和一個鋼琴家一同演出,曲目皆是「小提琴奏鳴曲」之類的標題,各位是不是會直覺得把音樂會命名為「某某某小提琴獨奏會」,然後在海報的一角有一張小小的鋼琴家照片,下面還寫個「伴奏/某某某」。
如果你覺得以上敘述理所當然,小心哪天被鋼琴家逆襲,請看VCR:
雖然鋼琴大師Borge是出名的愛搞怪,但誰知道自己會不會哪天在台上被鋼琴「伴奏」這樣整,音樂會焦點瞬間變成鋼琴「伴奏」。(PS: 這其實是Borge大師的80歲生日音樂會。所以大師本來就是焦點啦~)
「伴奏」這詞給人一種低一階的感覺,例如同樣是伴字輩的伴娘,怎樣都不可以比新娘漂亮一樣。可是在音樂會舞台上,鋼琴與獨奏樂器的地位,正逐漸拉平。例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本所介紹中就寫道:
「...美國學者實從1980年代開始提倡以「鋼琴合作藝術家」 (Collaborative Pianist)取代所謂的「鋼琴伴奏家」(Accompanist),試圖修正因其隨時空變遷所添附之次等、負面印象,從而正視鋼琴合作藝術家與其合作對象同等重要之地位。」
鋼琴家終於生氣了!明明十隻手指彈的音符比獨奏樂器要多很多,為啥要屈居「伴」字輩?甚至,有的曲子鋼琴比獨奏樂器還難耶有沒有搞錯!
← 這是神童莫札特的小提琴奏鳴曲,作品編號 K. 454 第一樂章的某一部分。紅色框框是小提琴要拉的,剩下的音符是鋼琴要負責。不用什麼矛盾大對決,一看就知道鋼琴的音符數量勝出!
關於這首小提琴奏鳴曲,有個很妙的傳說。莫札特稿債纏身,這首奏鳴曲一直到首演當天才寫出小提琴的部分(驚),鋼琴則是全部空白(@@)。心臟很強大的莫札特,就帶著空白的五線譜上臺,在當時的皇帝面前處變不驚的跟小提琴合奏(彈著彈著還要假裝一下翻個譜也太辛苦,明明每一頁都是空白的啊啊啊啊啊~)。然後首演都演完了,才想辦法把鋼琴部分寫出來。... 自古以來作曲家都要這樣整人就是...(離題了)
莫札特還不是最過分的,理查·史特勞斯的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明明是「小提琴」的奏鳴曲,鋼琴的部分卻超級難,連評論家都認為簡直是鋼琴協奏曲程度!
為 什 麼 要 這 樣 欺 負 鋼 琴 家!
不過,為了 輸誠 表現對鋼琴家的敬意,最近越來越多作曲家正視鋼琴≠伴奏的議題,明明白白的在樂曲標題把鋼琴列進去,這樣就可以正正當當的折磨鋼琴家(大誤)。例如,傳統上二把獨奏器樂+鋼琴的作品,會稱為二重奏。但現在 作曲家的數學變好了 這樣編制的樂曲多標為三重奏樂曲。對嘛,明明是三個人,為啥硬要把鋼琴虛線化哩?
所以啊,別再說鋼琴「伴奏」了。獨奏樂器和鋼琴一樣重要,兩個都是美麗的新娘!(...好怪的比喻... XD)
德奧風情~林聖縈、蘇欣怡二重奏音樂會
2013年9月22日(日)15:00 台南市夢想田音樂館(台南市安南區海中街300號,交通指引)
※(音樂會開始時間往後延一點點,跟文宣品上的時間不同喔!早到的觀眾可以在夢想田美麗的庭園和咖啡廳晃一下~)
2013年10月7日(一)19:30 台北 國家演奏廳
票價:
台南:300
台北:300、500、800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tinyurl.com/Lin-Su-2013 (02)3393-9888、萊爾富便利商店、7-ELEVEN ibon
學生、兩廳院之友享購票9折;身障人士及必要陪同人(限一人)購票可享5折優惠,進場需出示有效證件
曲目:
HÄNDEL: Violin Sonata in D major, HWV371
MOZART: Violin Sonata in B-flat major, K.454 ← 鋼琴是空白譜(誤)
BRAHMS: Scherzo from F-A-E sonata
STRAUSS: Violin Sonata in E-flat Major, op. 18 ←欺負鋼琴家的曲子就是這首!
留言列表